洗澡時這3處多搓兩下,除濕氣、睡得香、減輕腰背痛!春天養(yǎng)生最該試試
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洗澡就是打上沐浴露沖沖洗洗,再簡單不過了。
但是,真正會養(yǎng)生的人,絕不會放過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(jié)。洗澡這件日常小事,在他們眼中,就是個養(yǎng)生的好時機!
怎么洗才能養(yǎng)生呢?很簡單,洗澡時多搓洗下“關鍵部位”,這樣可以刺激經絡、穴道,起到舒筋通絡、防病強身的作用。
具體是哪些部位,小編從上到下一一告訴你↓↓↓
洗澡時多搓搓這里,去濕氣、養(yǎng)肝腎
1. 搓洗耳后——清利耳竅
洗澡時,臉、頭皮一般是重點清洗的部位,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耳后。
耳垂后方的凹陷處,是翳風穴的所在。經常揉搓這個穴位,可疏風通絡、清利耳竅、改善耳鳴,一定程度上還能改善高血壓、神經衰弱等癥。
注意:揉搓耳后時,以感到微微疼痛或者是灼熱為度,切忌用力過猛。
2. 搓洗腋下——疏心火
洗澡時,認真洗洗腋下是很有必要的。
一方面,腋下汗腺發(fā)達。大汗腺的分泌物經過細菌分解后,會產生臭味,如果清潔不徹底,很容易加重腋臭。
另外,腋窩頂端的極泉穴,是心經的重要穴位。揉搓腋窩,可以疏心火、寬胸理氣、調理睡眠,緩解心悸、胸悶等癥狀。
3. 搓洗肘窩——去濕氣
肘窩也是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,特別是出汗多的時候,所以洗澡時要多搓一搓。
肘窩是心經、心包經、肺經通行的部位,揉搓此處,可疏經絡、通氣血,有益心肺健康。
搓洗時,還可以輕輕按揉肘窩外側的曲池穴,它是人體關鍵的“排污口”,能幫助排出體內濕氣。
4. 搓洗腘窩——緩解腰背痛
膝蓋后面同樣有一個窩,叫“腘窩”,是肝經、腎經、膀胱經通行之處。
腘窩中心的委中穴,是另一個重要的“排污口”。刺激這個穴位,能夠緩解腰背、下肢關節(jié)疼痛,還可強身健體,增強免疫力。
5. 搓洗腳心——益腎
都說雙腳是人的“第二心臟”。腳底穴位密集、匯集多條經脈,多搓搓這里,能疏通十二經絡。
腳心上的涌泉穴,被認為是腎經經脈的第一穴。按揉此穴,可激發(fā)腎經氣血,補充腎陽,使人精力旺盛、體質增強,還能改善睡眠。
注意:洗澡時搓洗腳心,一定要注意安全,謹防摔倒。
單腳站立時,最好用一只手扶著墻壁;年紀比較大的人,可以在浴室放張小板凳,坐著洗。
6. 搓洗腳趾——養(yǎng)肝
搓完腳心,不要忘記也搓洗搓洗腳趾。
不少人洗腳時,只是兩只腳簡單地互搓了事,忽略了腳趾的清潔。但腳趾間容易藏污納垢,如果不注意此處的清潔,很容易感染真菌,引來“腳氣病”。
腳拇指上有一個大敦穴,是肝經的起始處。揉搓腳拇指,能梳理肝氣,激發(fā)人體少陽之氣,有助于緩解焦慮、醒腦明目,還能緩解由肝火引起的目眩、腹痛。
說完洗澡養(yǎng)生的小妙招,小編再跟大家強調下洗澡時的注意事項:
洗澡時,千萬注意這4點
1. 室內一定要通風
注意通風這一點說了很多次,但年年都有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發(fā)生。
浴室不通風,一方面是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,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缺氧,人在里面久了容易呼吸困難,甚至暈厥。
所以,洗澡時一定要保持通風,有排氣扇開排氣扇,沒有的一定要給門窗留個縫。
2、洗澡前后喝點水
洗澡時溫度高,易出汗,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。洗澡前后可以喝點溫開水,喝的時候不要著急,小口慢飲。
3、洗澡水溫不是越高越好
雖然最近氣溫回升,但有些地方還是挺冷的,不少人就喜歡用熱一點的水洗澡。
但要注意,過熱的水會帶走皮膚表面的油脂,使皮膚干燥,甚至刺癢、皸裂。
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,更要注意洗澡水溫不要過高,否則容易造成心臟缺血等意外。
4、老人洗澡加個凳
年紀大的人,洗澡時站久了可能出現(xiàn)體力不支的情況,做彎腰、抬腿等動作時,也容易發(fā)生暈倒、摔跤等意外。
所以,家有老人的,最好在浴室放個凳子,讓老人坐著洗。
以上來源于網絡,僅供參考,一切請按照實際情況為準。
由廣東湯料東莞珍其道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整理。